以前學車都要預付費,教練教得好與孬學員都要接受,現在島城一家駕校推出了分段計時的“后付費”做法,對教練不滿意就不用付費。昨天,記者就此事探訪發現,社會各方對這個新服務措施交口稱贊。
■駕校想讓學員學得更順心
“青島有家駕校剛剛推出了后付費模式,學員按學時交費,要是不滿意就不用交錢。”昨天,記者接到市民的報料后,聯系上了這家位于城陽汽車北站附近的駕校。負責客服的沈女士介紹了他們推行這個新做法的初衷。“駕校畢竟是教育行業,我們不想讓學員單純地拿個駕照,更多的是想讓他們可以學會開車。”沈女士說,現在的駕校學車都是預付費模式,交費前駕校百般地推介自己,一旦學員交了錢之后,想要學車只能任憑教練說了算。“一個教練要帶著四五個甚至更多的學員,每個人練車的時間并不多,學員學習起來可能不會太扎實,最終耽誤的是學員的時間。我們想改變一下這種現狀,讓學員可以自主決定自己的培訓時間。這次是引進了上海的成功做法,分段來計時教學,讓學員可以支配自己的學車時間,我們教練也可以因人施教。”
沈女士向記者介紹了他們的一對一計時培訓做法,學員要先交納1440元費用,這個包含科目一二三的考試費用、教材費用以及班車接送費用,然后到了科目二預約培訓,每次培訓不少于兩學時,每學時費用是110元錢。科目二、科目三都是14.5個學時。每次培訓完畢后,要是學員不滿意的話,可以拒絕付費。學員在培訓期間,可以自由選擇教練帶教。“我們選出了34名教練員,剛剛實行了兩天時間,已經有100多名學員接受了這種新模式。”沈女士說,這個做法在上海已經實行四五年了,因為是一對一的培訓,效果非常明顯。
學員成為學車主角
沈女士告訴記者,實行兩天來,學員們普遍反映不錯,目前還沒有接到學員的投訴。“我們把教練員的工資分為基礎工資和績效工資兩塊,教得好不好,學員有沒有投訴直接跟績效工資掛鉤。”沈女士說,駕校從教練員的服務態度、車內衛生、教學水平和有無違規行為四個方面來考核教練員,每次培訓完畢后,都要讓學員來評價,學員要是不滿意,可拒絕付費,駕校就要調查,然后更換教練員,教練員的績效工資就沒有了。
按照沈女士的說法是,駕校的這個新舉措讓教練們感觸很大,教練們也都紛紛拿出了看家本領來帶學員練車。昨天,為了推廣這種新做法,這家駕校邀請了一些老學員前去體驗。“以往學車,學員要為教練服務,現在變成了教練要為學員服務了,我覺得個別教練的吃拿卡要問題就可以徹底解決了,學員成為學車的主角了。”昨天,一位老司機在體驗了新模式后這樣評價說。
■反響 希望推廣這種新模式
你對駕校的這個后付費模式怎么看,有沒有大規模推廣的價值呢?昨天,帶著這個話題,記者隨機調查了一些新老司機,不少人認為這個變化顛覆了原先的學車模式。
市民趙先生說,為什么很多人在學完車后都要埋怨教練員,就是因為很多教練員有吃拿卡要的壞毛病,打著各種幌子收錢收東西。新學員小李告訴記者,學車報名后,想要去學車,需要提前跟教練預約,“我剛開始約了好幾次,教練都說時間不行,后來還是朋友點步送給教練一條煙,這才排上了練車的號。”昨天在聊起練車的故事時,幾乎每個學員都有辛酸的故事,請教練吃飯、送禮,練車時挨罵、考試前湊份子錢的情況很多人都遇到過。“我們希望這種新模式能夠大面積推廣,讓那些借口收錢的教練員不敢再動黑手。”不少市民提出了這個建議,希望有關部門徹底整治一下駕培市場的亂象,消除一些教練員巧立名目亂收費的問題。
■說法 推行自主學車是好事
記者從市車管所了解到,去年,我市共有22萬名學員拿到了駕照。現在,我市每天有上千名學員參加駕考,科目二的合格率在70%左右。考試一科科長劉暉認為,駕校推行這種后付費的做法是件好事情。這是一種把教練員推向市場的自主學車做法,在國外已經非常成熟了,國內上海也有駕校實行,反響不錯。“以前學員報名學車后,學車的主動權就在教練手中了,現在變成了主動權在學員手中,教練員要‘求’著學員才行,這個變化意義重大。”
至于在駕校大規模推行一事,劉暉說,大規模推行是件好事情,但是目前來看可能難度比較大,這里面除了要求駕校有較大的訓練場地和眾多教練員外,還有一個個人誠信的問題,萬一遇到了學員惡意評價、“練了白練”的問題可能會比較棘手。引進新管理系統
要是有學員惡意評價教練員,故意不交費怎么辦呢?沈女士告訴記者,他們早就考慮到了,經過前段時間到上海考察發現這個情況的幾率非常少。畢竟學員到駕校是要來學車的,不會也沒有必要去鉆空子學車,要是真有人想鉆空子的話,學員也不會系統地學習到駕駛技能。不過為了更好地推行新模式,駕校近期將從上海引進一對一計時培訓管理系統。
沈女士說,一些駕校為了保證考試合格率,會把年齡較大的學員拒之門外,而他們不會這樣做,他們會采取一對一的培訓手段,讓學員放心學車,要是學員完成規定學時仍然覺得考試沒有把握時,還可以繼續計時來學車。